科技资讯

昔日不毛地 如今米粮仓

点击量:   时间:2023-09-08 06:43

  9月初,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东部的8000多亩农田里,水稻即将进入拔节孕穗期。“长势很好!”这里的种植户告诉记者,在这片良田沃土上,种植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麦,平均亩产分别达1400斤和1100斤。

  细看就会发现这片农田的特殊之处:田块间隔50米就开有5米左右宽的大沟,不仅开得密,而且又宽又深——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盐城最早开发的盐碱地。

  历史上,苏北沿海海岸线不断东迁,海水浸渍的盐淤泥发育成了滨海盐碱地。作为江苏的农业大市,盐城拥有1160万亩农田,其中近500万亩由盐碱地开发而来。

  多措并举,不断改良盐碱地

  滨海盐碱地受海水影响形成,盐分高、养分低、危害大。为了挖掘后备耕地资源,1952年,江苏在盐城设立新洋农业试验站。新洋农业试验站后隶属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盐城市亭湖区东部这片8000多亩的盐碱地起步,开始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探索之路。

  “滨海盐碱地发育在海水浸渍的盐淤泥上,积盐过程先于成土过程,盐源充足、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浅、盐分补给快,极易返盐。”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葛汉勤介绍,早期改良遇到了许多困难。

  葛汉勤打了个比方,治理盐碱地,就像看病治疗一样,有三种常见方法:做手术、吃药、调理。

  田块之间的一条条大沟,便是“做手术”留下的痕迹。

  “盐碱地上,首要解决的是‘盐往哪里去’,挖沟排盐是第一步。”新洋农业试验站站长洪立洲告诉记者,当时水利工程尚未完善,开挖沟渠后用雨水来冲洗排盐,也叫“旱改”。

  为了在改良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块盐碱地第一次种上了耐盐的经济作物——棉花。棉花的根系可以涵养水分,叶片覆盖能减少蒸发返盐,棉花还能卖出好价钱,这里逐渐发展成商品棉种植基地。

  90年代,随着河道水系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日益完善,这片盐碱地引来了上游淡水。那时,棉花的收益较低,这里开始种植水稻,实施“水改”。“有了灌溉水,洗盐加速了。”洪立洲介绍,到2000年,这8000多亩盐碱地的平均盐度降到2‰以下,基本脱盐。

  除了“做手术”挖沟排盐,盐碱地还吃上了“良药”——化学改良剂。针对盐碱地碱度强、肥力差的“病根”,“药方”中增加了酸性调理剂、补充了氮肥。化学改良剂施到田里,当季见效:pH值从8.5降到8.0,为作物生长提供了条件。

  相比第一块盐碱地缓慢的“疗程”,盐城最新开发的一块盐碱地——位于东台市的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条子泥10.12万亩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则通过“升级版”方案,实现了“隔年吨粮田”的成功改良。

  在这连片的农田里,只见茂盛的水稻,却看不到一排排大沟。怎样排盐呢?“我们做的是‘微创手术’——用暗管排盐。”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东台)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尚辉介绍,管道埋在地下,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地下水抬升返盐,更重要的是通过集水管和排水渠将尾水排入生态缓冲区消解,减少了面源污染。

  在“吃药治疗”上,这里也采取了创新疗法。尚辉介绍,一方面,化学改良剂照施,另一方面,在改良初期种植了一批“先锋植物”——碱蓬和田菁,它们一个降盐、一个肥田,都可以在中重度盐碱地上生存下来。更值得一提的是,田菁根瘤固氮培肥,根系分泌有机酸,很好地中和了土壤的碱性。

  这片盐碱地2018年开始大面积改良,2019年部分田块就实现了两季平均亩产超2000斤——这标志着盐城盐碱地改土技术进入新阶段。

  精挑细筛,选育耐盐碱植物

  改良后的土壤种什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颗适宜的好种子被筛选出来,从种在田头到结出果实,要“过五关斩六将”。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洋试验场的20亩土地上盖了3个大棚,每个棚的地块里栽种着大豆、苜蓿、黑麦草等植物。仔细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有所不同:有的“格子”里,作物长势喜人,油亮亮的;有的“格子”里,作物虽然长起来了,但叶子枯黄;还有的“格子”里一片荒芜。

  “这些4米长、3米宽、3米深的‘格子’,叫‘盐池’,是种子‘比试’的第一关。”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盐土农业研究室主任邢锦城告诉记者,比试分为两个项目:不同植物在同一盐度下的耐受程度,以及同一植物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情况。


科技资讯
    标签arclist报错:指定属性 typeid 的栏目ID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