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内容
当地时间8月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网站上宣布,其与位于地球约200亿公里的“旅行者2号”终于恢复了通信。此前,由于地面控制人员发出错误指令,“旅行者2号”指向地球天线的方向偏离原本位置2度,导致其无法正常与地球进行通信。
天线位置仅仅2度的偏差,为何就会导致“旅行者2号”与地球失联?“旅行者2号”又是如何与地球恢复通信的?哪些技术可实现地球与深空探测器间通信?我国深空通信技术取得了哪些进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天线偏差1.3度就会失联
要解释此次“旅行者2号”失联的原因,首先要了解深空探测器与地球的联络方式。“和其他所有的深空探测器一样,‘旅行者2号’是借助无线电载波上的调制信息与地面进行通信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平劲松表示。
无线电载波是电磁波的一种。1865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从理论上证明了电场和磁场能相互转换,且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能产生电磁波。在此基础上,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用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发现电磁波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同。在实验中他还察觉到,只要有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就能产生电磁波;而若是把这些带有变化电流的线圈对准一个方向,电磁波就会朝这个特定的方向发射出去。科学家们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无线电雷达技术相结合,发展出无线电通信、深空测控和雷达探测等一系列技术。
平劲松介绍,“旅行者2号”所使用的通信方式便属于其中之一。它装备了一台直径达3.7米的抛物面高增益天线,这使它能在数百亿公里外利用电磁波中的S波段和X波段与地球上的巨型抛物面天线进行通信。这是一种定向通信方式,虽然它需要的能量较少,但在传递信息时能量会排布在一条线上,因此天线只要偏离很小的角度,通信就会受到影响。
在200亿公里这个距离上,3.7米直径的高增益天线辐射电磁波的主瓣方向束半宽最大也只有不到1.3度。一旦超过这个角度,电磁波辐射功率就会大幅度降低,接收端便难以感知到信号。此前,由于地面控制人员发出的错误指令,“旅行者2号”指向地球天线的方向偏离原来位置2度,这已经远超1.3度的限制,导致了“旅行者2号”的失联。
通过大功率全向通信重建联系
然而,就在当地时间8月1日,NASA的国际天线网络——“深空网络”监测到了来自“旅行者2号”的微弱载波信号,这是探测器发出的“我仍在正常运行”的基础通信信号。2023年8月4日,为确保卫星端可以截获上行载波并解码遥控指令,NASA使用“深空网络”中功率最高的发射器向“旅行者2号”发送了“星际呼唤”指令,要求它对地定向并反馈操作成功的遥测信息。经接收信息、解码确认等环节,地面与失联近两周的“旅行者2号”重新建立了联系。
“这种‘星际呼唤’本质上是一种全向的通信方式。”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简念川介绍道,在全向通信模式下,卫星和地面的关系就类似于手机和基站,通信的能量会弥散到整个太阳系空间,因此无论卫星处于什么状态都能与地面进行通信。但全向通信模式需要的能量较多,所以平时地面科研人员很少采用这种模式和卫星进行联系。
数据传输新技术不断涌现
“旅行者2号”的失联,揭示出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固有弊端。如今,无线电通信技术正不断升级,更稳定、更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不断涌现。
简念川介绍,在早期,大部分探测器都和“旅行者2号”一样,是利用S波段或X波段与地球进行通信的;现在,技术的进步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比如,目前科学家们正着手研究使用Ka波段与探测器进行通信。与X波段相比,这个波段的频率更高、信号传输距离更远、带宽更宽,是无线电通信技术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
除了无线电通信技术方面的突破,诸如激光通信和量子通信等其他深空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开发中。
激光比电磁波的频率更高,因此相比于电磁波通信,激光通信的带宽更大,数据传输速度也更快。平劲松告诉记者,目前,美国工程师已经借助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了地月之间的激光通信。未来,这种技术有望运用在1个天文单位距离的通信上。
此外,激光通信技术还可以与无线电技术进行一体化运用。2010年前后,美国“深空网络”的工程师们就开始了对该技术的设计、研发和初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