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态

从大历史观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点击量:   时间:2023-07-03 14:40

网文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是从过去、现在、未来以及中国与世界相贯通的大历史观,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我们也要以这样的大历史观来把握这一党在现阶段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创造了中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围绕“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思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大历史视角来提出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把“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国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决定的。

  首先,“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从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便提到国人面前。但是,为什么曾经创造了“康乾盛世”历史辉煌的清政府会在那时一败再败,败在西方列强小小的远征军手里呢?穷根究底,耻辱发生在当年鸦片战争战败的道光皇帝手里,祸根早在“康乾盛世”那时就已经种下。从纵向看,“康乾盛世”这一历史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之一。从横向看,这一历史时期正是欧美国家从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大变动时期,而处于“盛世”的清政府却对此麻木不仁、不以为然,甚至夜郎自大、故步自封。但人类文明的历史潮流并没有因天朝大国的妄自尊大而止步不前。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之所以在近代以后沦为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列强入侵、瓜分中国;内因是封建统治者腐败、夜郎自大,错过了工业化、现代化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现代化这两件事就这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实现现代化也由此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任务。

  其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也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怎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课题。中国人为此进行了长期探索。回眸中华民族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不懈奋斗的历史,大体上经历过五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洋务运动。这次学习西方的现代化高潮,以甲午海战失败而告终。第二次高潮,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提出“实业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高潮。这次学习西方的现代化高潮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并在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夭折。与此同时,许多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过诸如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等现代化方案,大体上也是学西方的,这些实验和探索都失败了。第三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现代化高潮。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兴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主要是学苏联的工业化经验,出现了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毛泽东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等著作,提出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第四次高潮,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基本情况认识不足,加上急于求成,结果欲速不达、遭受挫折。虽然经历了这样严重的曲折,但党和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克服来自内外的各种困难,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第五次高潮,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在改革开放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次现代化高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标志就是贫穷落后的中国经过短短30多年改革开放一下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经过新时代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踏上了“五位一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找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由此可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体两面的事情,而且在经历了现代化学西方屡屡失败、学苏联也不完全成功、急于求成则欲速不达等挫折后,我们终于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只有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同时,强调我们“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角度来定义“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我们从人类文明史的大历史观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现代化会形成各个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在人类文明史上,“现代化”源于“工业文明”但又超越了“工业文明”,今天已经和“信息社会”“数字时代”紧密相连,已经成为一种人类普遍追求的文明形态。中国的现代化作为后发现代化,毫无疑问,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我们从来不回避这一点。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中国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持续推进的。纵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中国今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方面取得的突飞猛进的进展,中国式现代化毫无疑问包含了各个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强调“中国特色”但不否定“共同特征”,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尽管现代化是伴随着发生在西方的工业革命而出现的人类文明成果,但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证明,现代化与西方化之间不能简单地画等号。现代化在各种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必定会呈现出不同的实现途径和表现形式。且不说世界上公认的东亚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不完全相同,就是在西方国家那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和“莱茵模式”“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也不完全一样。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既借鉴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又没有照抄照搬苏联的和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这是因为,中国不仅具有悠久且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而且和西方文明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无论在实现途径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会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现代化经验,目的不是要亦步亦趋,完全照搬人家的现代化,更不是要搞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而是要为我之所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从来没有隐瞒过这一点。这是我们在为实现现代化而经历的历史探索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认识。

  再次,我们还要认识到,现代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不断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中不断发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着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兴起,一批摆脱了殖民统治枷锁的民族独立国家开启了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一批发展中国家。当年,巴西、伊朗等国的“经济彗星”“经济神话”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但不久就步入了一个个“陷阱”走向衰退。再后来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崛起,在创造新的奇迹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说明现代化仍在实践中、探索中,有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破解,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定律。也就是说,作为人类文明的现代化还在探索中,要允许各个国家的人民进行自己的探索和创造。

  毫无疑问,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持续推进的,内在地包含了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梦想。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以资本为中心而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并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不是两极分化而是以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的现代化,不是物质主义膨胀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是竭泽而渔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是对外扩张掠夺而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中国式现代化康庄大道上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个大方向大目标,它总是通过各个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任务来实现并展现出来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今天,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定位,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我们经历了从“新常态”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这样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有两点是要注意的:一点是,高质量发展是在综合分析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反映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另一点是,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密不可分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完整地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怎么理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呢?

  首先,按照这一重大发展战略,新时代我国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他还用一句话对“高质量发展”做了概括,指出:“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其次,按照这一重大发展战略,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强调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拓前进。”他还强调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再次,按照这一重大发展战略,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时构建新发展格局。所谓“新发展格局”,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也就是说,我们在新时代既要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同时又以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更好地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进一步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形成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需要指出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不要对外开放。只有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好地应对处于动荡变革期的国际环境,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做好自己的事情,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为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经济动态
    标签arclist报错:指定属性 typeid 的栏目ID不存在。